从6月份开始,雷潮就从未止歇,受影响的除了数以万计的投资人。 还有一群人也很值得关注,就是从业者。 平台爆雷,从业者很容易被Double Kill,因为很多从业者同时也是投资人,破财又失业。 而从业者并不代表就是专业人士,因为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所谓的后勤部门。比如人事行政、技术支持、品牌公关等等等等。下载APP 阅读本文更深度报道而从业者并不代表就是专业人士,因为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所谓的后勤部门。比如人事行政、技术支持、品牌公关等等等等。 这里面的很多人专业知识还不如普通投资者,甚至进入的时候也并不清楚自己公司的业务,就奔着份工作就来了。 何况专业也逃不过踩雷的命,群主认识的风控和资产端踩雷的人都有。 很多互金公司尤其是规模不大的,为自己的员工也准备了特制的镰刀。 爱公司吗?先投啊。在不在平台投资甚至成了你是否忠心的标志。 下面,就来盘点下,P2P平台是如何割员工韭菜的。 1、强制开户 来了就是客,尤其是员工,更是势在必得的韭菜。 一般逢年过节,公司都会发点福利,比如购物券、礼品甚至现金,互金公司发什么呢?平台代金券。 但这钱,你必须注册账户后才能领取,还有种要命的必须投资才能使用。比如200块的代金券,必须投个2000块、投上3个月才能生效。 更有牛B的平台,把员工的年终奖发在了投资账户。老板还让财务统计,看谁马上提现的。 看不上这200块不要投吗?只要你想在这混,影响总归要考虑下。 这个比斐讯比,还省了个路由器。而且一般,只要几个月不出事,员工慢慢的就接受了公司的氛围以及理财产品,投着投着容易有挣两份工资的感觉。然后越投越多,甚至比这家公司发你的还要多。 比如米族金融,听说光员工就投了2个亿,都是大户。 牛板筋雷时,也有员工失声痛哭,婚房钱都在里头。 不知道是不是跟私募学的,私募招人就喜欢招富二代,别的不说,爹娘老子的拉过来钱就不少。 而且钱都没白发,朱一栋搞了个员工专属理财计划,年息16%据说,把发给员工的钱又拿回来了。 2、推荐活动高提成 基本所有的互金平台都有类似活动,主要用于客户的转介绍,这点对普通员工也适用。 员工作介绍的,一般提成会稍微再高点,毕竟他在这里工作,本身就是一种背书。拉起人来也比较容易。公司一般会搞个内部排名,看谁带来的人最多,甚至会计入平时表现的一部分。 因此这活动,和给出借人的相比,多了层政治意味。 理财端的销售尤其是从身边的亲戚朋友做起,中国就是人情社会嘛。 这种赚钱的时候都好,亏钱的时候呢?比如今年的爆雷潮,真的是亲戚都不要做了。 之前认识个夸克优富的小哥,亲戚朋友加自己投了700多万在公司,现在郭老板进去喝茶了,他连个门都不敢出。 老家有个亲戚更是凄惨,之前好好的烟草局公务员,后来到理财公司当顾问,拉了几百万的业绩,公司跑了,一堆人找他要债,现在到处找兼职挣钱还,不要说那不是他的义务,亲戚不认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亲戚,天天住家不走。 除了破财,理财端员工还是有法律风险的,一旦平台定性为非吸或诈骗,还要牵涉到退赔甚至坐牢,高管尤其。 3、离职前的最后一刀 如果平台正常经营,一般互金公司的待遇还是不错的,毕竟承担了那么大的压力。 但不正常了呢? 爆雷的,除了一地鸡毛,什么都不会留给员工。不要说最后一个月工资,有些都拖欠了好多个月了。至于离职补偿什么的,都是不可能有的。 没雷的呢?雷掉的还可以心安,反正都这样了,没雷的时刻提心掉胆。 雷潮之下,各家的日子都过得很不容易,多家平台今年都开始了裁员。这个都属正常,但不人道的招数同样有。 一般公司裁员有两大对象,未转正,工资高。 未转正的,不用赔,而且也不是啥核心员工基本。即便是本该转正的,也是拖着不给转。 工资高的呢,省钱,裁一个省一堆。 但还是有个坑要考虑,就是很多正式员工,裁起来N+1的赔,太多,如何少赔呢? A,降薪降级调岗,逼你自己走。 很多人降薪还可接受,毕竟要共度时艰嘛。可一旦降级,我下一份工作就很难再升上去,好不容易干个经理,你又给调成专员了,等于下一份工作的起点又低了。 B、改签合同,老员工变身新员工 B、改签合同,老员工变身新员工 一般平台都有好几家关联公司,把你从A公司改签到B公司,各项待遇不变,很多人是接受的,业务调整嘛。但是不管你在之前公司干过多少年,工龄都要重新计算。 这种员工要裁时,成本大大降低了就。 还在平台任职的,近期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,尽量少劝亲戚朋友在自己任职平台投资。同时,不管哪个端口的,都密切关注下自己平台的资产状况,看不懂的问风控或资产部门。真有什么比较严重的情况,尽快离开,不要计较工资。 市场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 从业有风险,择业须谨慎 这两条对从业者都实用。 |
热门图文 |
今日头条 |
点击排行 |
图片新闻 |
帖子头条 |
推荐新闻 |